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一月 16, 2025 星期四 陽光充沛 18° 45% 紅色火災危險警告

張宗永:喜帖街和寬窄巷子

【明報專訊】活化舊區是當今城市發展的一大課題。最近重遊成都,過往都是忙於工作,今次終於有時間做遊客參觀名勝。寬窄巷子是成都的著名旅遊景點,位於少城區,包括了寬巷子、窄巷子及井巷子3條巷子。按當地人的說法:「閑在寬巷子、品在窄巷子、淘在井巷子。」 在古代,巍峨的成都城是行政中心,商人們在城牆的旁邊建造了一個熱鬧的商業區,稱之為少城。少城經歷過很多起起落落,明末清初,整個少城區和成都城皆被破壞殆盡,滿洲人入城後,為了方便鎮守,重建大城,並且在原少城上建了一座八旗軍的軍營,所以少城區亦被稱為滿城。成都的滿城在全國幾十個滿城中是保存得最完整。清末民初,旗人大量變賣房產,富裕的漢人開始進入少城,少城城牆亦開始崩壞。民國初年,少城的城牆已經被徹底拆除。少城完全融入成都市,平民、富人和名人共冶一爐,是成都最具生活氣息,也最具時尚氣息的地方。住宅參落了店舖、辦公室、旅館、飯館及茶館,各行各業都在這不足500畝的土地上出現。 少城城牆倒下 貧富共冶一爐 成都經歷了大規模的舊城改造,很多古舊建築都被拆掉,寬窄巷子是碩果僅存的舊建築。上世紀80年代,市政府宣布將寬窄巷子、文殊院和大慈寺列為成都三大歷史文化保護區。2003年,市政府啟動舊城改造,各種的方案惹來很多議論。保育目標是希望街巷、院落、建築和裝飾這四方面都可以兼顧到。改造工程於2005年開始動工,2008年寬窄巷子作為四川汶川地震後,恢復旅遊業的首個標誌項目。 港式保育欠舊區味道 我走在成都的寬窄巷子裡仍然有一種舊區的感覺。香港不欠缺錢亦不缺乏精明的腦袋,但是在保育方面,尤其是由政府或地產商主導的項目,做出來的成績都是差強人意,只見其金碧輝煌,完全沒有舊區的味道。 以市區重建局牽頭的灣仔喜帖街為例,今天我走在路上,只見其新不覺其舊。是不是我們的步伐太快了,留不住舊的感覺?反而有些有機自然發展的舊區,例如中上環的蘇豪,倒見生趣。 [張宗永 翼之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