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12
明報
【明報專訊】施政報告提出增加過渡住屋供應,協助和促成由民間團體主導的短期措施,增加房屋供應,包括社會房屋共享計劃、在閒置土地興建預製組合屋等,又提出房協把未補價的單位以低於市值租金租予有需要家庭。政府消息指出,房協轄下未補價資助房屋約有9000個,房協會研究可出租的單位數目,受助目標包括正在輪候公屋的家庭。
林鄭月娥今年初競選特首時,其政綱建議研究推出試驗計劃,容許全港25萬個未補地價的居屋業主,通過與社企合作,把單位在市場放租,以增加居屋租務市場流通,但在昨日公布的施政報告內未有提及。
需改地契 輪公屋者受助
政府消息人士解釋,未補地價居屋受房屋條例監管,若出租或分租屬違法。但房協轄下的資助房屋只受地契條款限制,可透過修改地契容許把單位出租。
消息人士補充,房協轄下未補地價的資助房屋單位約9000個,包括夾心階層住屋計劃及住宅發售計劃項目等,現階段未決定有多少單位可供出租,除視乎業主意願,亦要研究租金水平及受惠目標等。房協表示,會與運房局研究執行細節及具體安排,稍後再作公布。
無計劃建貨櫃屋 試行組合屋
對於早前發展局長到內地考察預製組合屋,有政黨建議本港仿效外國如荷蘭興建貨櫃屋。政府消息人士指暫未有計劃興建貨櫃屋,但希望引入組裝技術,即整個單位在廠房製好再運到地盤組裝,暫定在港大及科學園試行,未知有多少建築物適用。屋宇署正研究技術指引供業界參考,建造業議會也會訓練工人。消息指預製技術不但減少工程對環境的影響,也可提升工地安全及控制樓宇質素,而外國不少酒店項目均使用此技術,在短時間內完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