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12
經濟日報
施政報告研究不同途徑增加過渡性房屋供應,當中包括促成房協試行讓其轄下的資助房屋業主,將未補價的單位以低於市值租予有需要家庭,涉及約9,000個單位。
黃良昇:料影響舊樓劏房租金
業界指參考市場「光房」,租金可低至市值2至3折,料對舊樓劏房租金有一定影響。
出租未補價資助房屋單位不涉房委會的居屋,政府消息人士解釋,房協單位只涉及土地契約的條款限制,若要求地政總署申請豁免,或可促成計劃;反而房委會居屋涉及修訂《房屋條例》,相對較為複雜,基於該計劃的性質屬短期試驗形式,因此交房協研究是較合適。
房協主席鄔滿海稱,會與地政總署商討修改地契實施,但不會容許業主出租整個單位,至於如何確保租金低於市價就需要再商討。
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黃良昇認為,由於單位租金及目標租戶未有詳細的定案,難以估計有多少未補地價單位可從計劃中釋放出來。不過,單位低市價出租予有需要人士,涉及一定的慈善成分,難以用經濟效益去釐定租金水平,而參考市場上部分「光房」,租金可低至市值的2至3折。倘若此類過渡性房屋成功大規模實行,相信對位於舊樓,質素差的劏房單位租金,會有一定的負面影響。
為助基層上樓,消息人士指當局會以多種手法縮短公屋輪候時間,包括打擊濫用、執行新富戶政策、為寬敞戶調遷單位、以至透過配額計分制編配單位等,騰出單位給有需要市民。但承認現時未有確切時間表,讓輪候時間重返3年上樓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