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06
經濟日報
樓市熾熱,即使發展商將新盤「納米化」,但新樓平均樓價仍然不斷攀升,10年期間升近8成,同期居於私樓家庭收入增長不足5成,顯示樓價與市民收入及供樓能力日益脫節。
回顧過去10年新樓的平均樓價,由2008年的每伙700萬元攀升至今年1,255萬元,升幅高達79%。
新盤納米化 無阻整體升勢
新樓平均樓價升跌取決於兩大因素,一方面自然是全港整體住宅樓價水平,根據差估署資料顯示,過去10年整體住宅樓價升幅達1.9倍,一手價格自然水漲船高。
另一方面,新樓平均樓價亦受單位類型及面積影響,在2011至2012年間,發展商以興建中大型單位為主,推高了當時平均樓價水平,在2011年新盤平均每伙高達1,203萬元,但近年「納米盤」興起,導致過去兩年新樓平均每伙樓價一度回落至957萬元。
家庭月入 10年僅增46%
不過,即使新盤納米化,但在樓價勁升推動下,今年一手平均樓價仍然創出歷史新高,樓價升幅遠超中產家庭收入增長。以統計處公布的私樓家庭收入中位數為例,最新今年第二季數據是3.66萬元,較2008年的2.5萬元僅增長46%,追不上同期新樓平均升幅(即79%)。
事實上,如果以目前一手平均樓價1,255萬元,5成按揭、還款期25年及利率2.15厘計算,每月供款達2.7萬元,亦即是家庭收入需要達5.4萬元以上才有能力負擔,已經相當於私樓家庭最高收入的20%人口,與一般中產家庭的收入脫節。
撰文:
余敏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