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07
經濟日報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昨舉行首次會議,掌握12個土地供應選項,包括填海、郊野公園、發展商土地儲備,以至填平水塘,計劃明年首季公眾諮詢,並在第三季向政府提交報告。
特首林鄭月娥昨出席房屋論壇時稱,社會對開發土地缺乏廣泛共識,各方須妥協才能令社會整體受惠,期望土地供應專責小組能建立社會共識,進行理性討論。
小組首次會議討論近4小時,其間林鄭亦有出席,並逗留約30分鐘,講述對小組的期望,又提及維港以外填海、發展郊野公園邊陲、棕地,及發展商農地儲備等民間建議。
包括長洲南填海 填平淡水湖
小組主席黃遠輝會後透露,會議就未來工作安排商討,並指即使目前規劃的新發展區全部落實,本港仍缺乏1,200公頃土地,若要改善港人居住環境,需要更多土地,目前已掌握12個選項,未來將就各選項的土地潛力、時間性、技術困難、可用公頃、利弊等鋪陳,讓公眾參與討論。
該12個土地供應選項,包羅坊間近年備受爭議的覓地建議,包括政府曾倡議的維港以外填海,如小蠔灣、中部水域等,以及團結香港基金建議在長洲南等填海3,500公頃;同時,小組成員、港大學者鄒廣榮建議填平船灣淡水湖,及發展郊野公園的建議亦包括在內。
至於環保及民間團體建議,利用私人康樂用地例如粉嶺高爾夫球場等,及拓展鄉村式發展用地、軍事用地等,亦在12個選項內。此外,重置葵涌貨櫃碼頭或在上蓋發展,亦納入選項。
倘有更好建議 會加入選項
黃遠輝強調,目前不會就選項排優先次序,若未來聽到更多建議,會繼續加入選項中,重申小組不會有前設、不考慮政府立場,強調小組首要工作是推動社會討論和取捨,得出土地供應的共識。他又強調,小組功能是全面討論土地供應,並非聚焦公營房屋或新興產業。
小組亦初步確認工作時間表,包括計劃明年第一至第二季進行公眾諮詢,全面討論各選項,並在7月左右收回諮詢意見,再到小組深入討論以備撰寫報告,預料明年第三季尾至第四季初向政府提交建議報告。
黃遠輝稱,小組原定一個月開會一次,但會按進度再決定會否加會,而下次會議則會討論開拓新土地,及未來如何善用土地。
撰文:
余敏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