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30
星島日報
特首林鄭月娥在競選時提出成立的「土地供應專責小組」,除了會檢視社會近年較為關注的維港以外填海、新界「棕地」和郊野公園邊陲等開拓土地方式,亦會研究目前在私人發展商手上的土地儲備。不過,昨日公布的二十二人非官方成員名單之中,卻沒有來自地產商或商會的代表。
地產建設商會秘書長龍漢標表示,留意到專責小組未有地產商的代表,覺得名單人選似乎較為側重處理公營房屋問題,「地產商本身可以是土地供應者,但也是土地需求者之一,當然希望有機會參與。雖然對加入專責小組沒抱有太大期望,但亦覺得缺少了一些東西。」
也有民間團體認為,小組光譜不夠闊,較少保育人士,擔心政府借助小組推動預設政策。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尹兆堅則感到失望,認為名單上建制派成員比例較多,對郊野公園開發立場抱「支持」與「開放」態度亦較多,期望小組名單能加入保育團體成員與更多基層團體。
不過,小組主席黃遠輝不同意小組成員背景重發展、輕保育,強調小組已包羅不同專業領域,亦是一個平台,會充分聆聽不同持份者意見及批評。發展局則表示,政府一如以往根據「用人唯才」原則委任成員。
隨着「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正式成立,外間亦關注上屆政府設立的長遠房屋策略委員會,以及由「財爺」領導的土地供應督導委員會之間的關係。公屋聯會前主席王坤繼擔任長策會委員後,再次擔任專責小組成員。他坦言:「市民對房屋的需求和政府對土地的供應,有如孖生兄弟關係,甚至帶點父子關係,希望兩者關係能夠緊扣,避免再現互相『交波』的卸責情況。」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晚表示,「土地供應專責小組」與他領導的土地供應督導委員會有不同分工,前者主要為社會各方提供平台討論有關土地供應問題,後者則是政府內部的委員會,會根據政府定下有關土地供應的政策及措施作定期檢討及跟進。他表示,若果政府採納專責小組提出的建議,而在跟進過程中遇到困難,需要跨部門解決,就可透過他領導的委員會去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