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29
經濟日報
資金流入細工廈市場,刺激樓價500萬元以下的工廈物業交投增,帶動本年首7個月工廈整體成交量累錄2,841宗,創出逾3年新高水平,料短期內拆售項目或成為工廈市場的主流。
首7月整體工廈成交 逾3年高
多個細價工廈項目拆售下,刺激7月份工廈買賣登記量錄606宗,單月買賣宗數創逾4年新高,按月升37%。另外,首7個月以來共累錄得2,841宗工廈買賣註冊,屬2014年後,逾3年新高水平。
分析工廈本年首7個月成交數字,樓價500萬元以下細價工廈成交佔多,每個月比例佔整體數字,約由6成至7成不等。而受惠於大角咀新型工廈宏創方拆售,7月份期內錄得190宗買賣,佔當月整體工廈成交宗數約3成,涉資超過5.6億元。而7月樓價500萬元以下的工廈成交達461宗,佔比76%,兩個數字均暫屬本年新高水平。
除了因發展商拆售大型新盤項目,刺激細價工廈成交外,坊間亦有不少投資者,購入大型樓面物業,於改裝後再分間於市場上出售。如觀塘時運工業大廈7月亦錄得33宗買賣,涉資超過3,400萬元。資料顯示,有投資者於2013年以2,390萬元購入1樓逾6,000平方呎單位後,至本年再分拆出售單位,成交價由56.8萬元至228.8萬元不等。
門檻低回報高 資金捧細價工廈
事實上,銀碼細易買賣,細價工廈一向錄得不少炒賣個案。如屯門南豐工業城1座11樓一個單位,原業主於2017年6月份以212萬元入市,持貨兩個月以238萬元沽出,獲利26萬元,升幅12%。
由於入場門檻低,租賃回報不俗,港置工商董事陳偉志指出,對住宅投資者而言,細價工廈無疑是一個十分吸引的另類選擇,造就工廈交投量上升,預期短期內拆售項目或成為工廈市場的主流,並促使整體交投量變得活躍。
利嘉閣(工商舖)地產工商部高級營業董事朱亮恒認為,撇除宏創方登記,7月份工廈登記仍逾400宗,且已連續3個月突破400宗的水平。因應未來全幢及全層工廈活化,以及翻新拆售保持活躍,料8月份買賣登記量,仍可穩守於400宗之上的水平。
撰文:
文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