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21
星島日報
(星島日報報道)發展商近期雖然就土地補地價與當局達成協議,但地產建設商會仍然關注不少提出已久的個案,處理進度依然緩慢,尤以需時處理估價前與集齊業權有關的審核工作,要求當局可以增加人手和資源處理土地申請個案,並進一步利用近年推出補地價仲裁機制,鼓勵發展商與政府解開補價金額的「死結」。
地產建設商會近期就洪水橋發展向當局提交意見書時,同時關注涉及申請換地和契約修訂的成功個案,近年一度跌至零的情況,提出四點建議供當局考慮。商會認為,當局應該增撥資源處理涉及土地申請的個案,並應從旁監察有關個案的申請進度,如補地價金額水平、上訴和地契所要求加入的一些核准規定。商會亦希望政府部門之間能夠較快處理意見不一的情況,以及規定部門在限期前完成處理程序。
龍漢標指出,大部分仍在處理的補地價個案,一直進度偏慢,尤以需時處理估價前與業權轉換有關的工作,因當中涉及不少審核工作,政府部門需要以較大量人手方能處理。他坦言:「政府若是沒有決心,部門人手不足,補地價的工作始終會是拖拖拉拉。」
為加快處理補價申請,當局近年曾經引入補地價仲裁機制,但成功個案只有一宗。龍認為,該機制仍是值得存在,但需要加強估價的透明度,「政府很多時常說當中涉及的資料較為敏感,而不能公開,但這亦是令原本有意使用的市場人士卻步的原因。」資深量師陳東岳同樣認為,現時有不少補地價處於「死結」情況,發展商所聘用的專業人士和政府所作的估價差異較大,只能透過第三方才能化解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