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六月 6, 2024 星期四 微雨 26° 87%

工商舖市況旺 大額成交屢現

2014-08-05    經濟日報
撰文:唐榮 欄名:專家樓論 工商舖投資市況轉熾熱,從近期成交個案的金額、類型分析,今次工商舖市況雖復勇,但並非全線物業均受捧,可看出投資物業新動向,投資者取態等。 單計6至7月,工商舖市況是非常暢旺,大額成交屢現,肯定是自從辣招(雙倍印花稅)後年半以來,成交最暢旺的時刻。 最近跟本地代理行負責人談論市況,他謂近來成交確實大增,原本睇淡市況,也不得不承認要轉一轉部署,重新增聘人手,反映今次旺市也有點始料不及。 事實上,本年首5個月樓市交投仍頗淡靜,踏入6月份,市場漸出現大額成交,相信在市場漸消化辣招、資金氾濫等因素下,近兩個月樓市即轉熾熱。從成交的個案上,得出以下投資動向及市況走勢。 1. 全幢物業承接力強 向來全幢物業受市場追捧,因罕有兼具增值空間,而自從6月份,花旗集團以54億元,購入觀塘One Bay East後,投資氣氛立即升溫,其後市場先後錄得黃竹坑香業道41號(32億)、灣仔福利商業中心(11億)、觀塘駱駝漆中心(10.8億)等大額全幢買賣,成為市況回勇的最佳證明。 當然,全幢物業買賣向來不多,全因業主放盤意慾不高,適逢近來福利集團全線標售旗下物業,而該老牌家族持有物業屬傳統核心區,極少放盤,故招標反應不錯,成交價高於估價14%至37%。全幢物業買家是市場上最具實力的一群,面對雙倍印花稅,可透過買賣公司方式進行,避開稅項。就算以傳統方式買賣物業,因為普遍投資較長線,印花稅即使增加了,投資時間數以年計,攤分了印花稅的負擔。因此,全幢物業買賣未受影響,下半年只要市場有優質全幢物業放售,承接力仍不用懷疑。 2. 車位舖位拆售成風 近來市場紛現拆售項目,過往以商場拆場為主,而最近則連車位也受捧。例如新蒲崗一車場450個車位,開售三兩日便近全數沽清,而最近嘉湖山莊樂湖居推售135個車位,同樣一日內售罄。近月的細價舖及車位承接力強,而買家中不少為傳統住宅投資者,反映小投資者仍對買物業感興趣,只要銀碼較細易入場,仍願一試,造就拆售項目一個接一個。 配合市況,投資者也轉數甚快,紛購入項目進行拆售,如近來投資者黃海明購入深水埗大舖,再分拆20多組舖拆售,而傳統舖位投資者蔡伯能,也轉戰買入中環環球大廈商廈全層,目的同樣分拆單位出售。相信此類大樓面拆售,仍是下半年焦點。 3. 傳統短線炒賣失效 曾幾何時,工商舖短炒非常熾熱,只是透過一買一賣,三幾日便立即獲利而回。最近跟資深投資者鄭躬洪傾談,他謂投資盛世已過,以前抱住一兩個月便賺一兩成,如今已不受用。事實上,自從雙倍印花稅令炒賣成本大增後,傳統短線一買一賣講求快速獲利的情況已大減下降,取而代之,是相對較長線的投資,或通過增值(翻新商場或重新定位)等再轉售,才可有利可圖。總言之,投資者要搵食,便要花多點心機。 4. 各區舖王魅力略減 往幾年,核心區舖經常錄得數十萬一呎成交,但從十大舖王成交中,僅得兩宗為今年發生,而太子珠寶鐘錶主席鄧鉅明,以每呎55萬元購旺角西洋菜南街舖,只是因具有併購的誘因(持有比鄰舖),才會高價入市。 另一宗為年初本港舖王逾90萬元一呎的波斯富街舖,近日買賣雙方同意減價1,200萬,才正式達成成交,各區舖王魅力略減。 零售銷售數字放緩、旅客減少買奢侈品及名牌已是鐵一般事實,零售商減少高價搶核心區舖,自然會令到店舖價格受壓。以往數十萬元一呎成交的舖位,預計於下半年,成交將會持續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