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20
經濟日報
撰文:唐榮
欄名:專家樓論
繼續施政報告的解讀,上周有電台主持質疑,過去政府數據指出未來三、四年私人住宅供應7.2萬個,為何變成6.8萬個?似乎有點對數據的誤解。
這兩組數字有明顯不同,一個是住宅供應(只有部分已入伙單位)、後者則為落成入伙的數目。
7.2萬個:是指未來三至四年間可提供的私人住宅單位數目,包括4,000個已落成樓宇但仍未售出的單位(現樓)、加上5.7萬個建築中的單位數目(樓花,但要減去6,000個已預售單位)、再加上1.7萬個已批出土地並可隨時動工的項目,合計7.2萬個。本周五運輸及房屋局應該公布最新一季數據,而這些單位,未來數年可以現樓或樓花方式推出。
6.8萬個:這批單位數目應該是由施政報告中推論,報告中提到過去5年,私營單位平均每年落成量只有約9,680個單位。根據政府已知「熟地」上已展開或將會展開的私人住宅項目初步估計,未來5年私營房屋單位平均每年落成量約有13,600個單位,增幅約四成。5年下來,所指的是2014至2018年,應該就是6.8萬個落成入伙的單位。
比04至08年水平 仍少14%
雖然特首標榜有關數字,認為有大幅反彈,唐榮找來2004年至2018年的落成數字(有實際及預測落成量,亦有依施政報告數據推算),每5年作比較可以發現,2014至2018年的落成量確出現反彈,暫時全部是預測數字,較2009至2013年上升40%(表2)。不過,再往前追溯,其實仍落後於2004至2008年的五年水平(表1),該五年平均落成量15,837伙,仍少14%。
不過要留意,2014至2018年是預測數字,如果運房局長的落成數據沒有錯,差餉物業估價署2013年便出現嚴重錯估,原本該署去年初的報告估計2013年落成量有13,550個,但運房局估計2009至2013年有4.8萬伙落成,扣除前四年真正已落成的40,160伙,即2013年僅有7,840落成,大幅少了42%?是幾個大型樓盤,如元朗尚悅延至今年落成嗎?那要預估未來5年,準還是不準?美聯物業早前分析屋宇署月報指出,2013年首11個月落成數字累計亦僅有7,923伙。
未來5年落成量 只屬平穩
繼續未來5年落成量,可以說只屬平穩,未有大增,差餉物業估價署數字有2014年預測數字,再加上梁振英公布的平均五年落成量,依此推算便可以得出2014至2018年(表3),每年私人住宅的預測落成數字,供應落後的情況反而露了餡。
沒錯,較過去五年私人住宅落成量確實增加了,但可以說,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住宅供應仍然落後,因為若成功每年達標有2萬單位的土地投放入市場中,由發展商吸納,經過規劃興建,兩、三年後,將有2萬樓花可以推出市場發售。
再興建兩、三年,將會有2萬單位落成入伙,這批單位將提供給買入單位的市民自住或作投資出租用途,甚至轉售圖利,租樓客亦有新單位可以選擇租用,這才真正滿足市場的需求,但未來5年落成量仍未見推高至2萬伙水平,平均每年13,600伙,可以說,增加供應,現樓實物最終到達「用家」手上的路,還相當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