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九月 20, 2024 星期五 短暫陽光 有驟雨 31° 70%

單價細 經紀也心動?

2014-11-06    經濟日報
撰文:唐榮 欄名:專家樓論 收到一個市區單幢細價樓短訊是這樣的,似乎連地產經紀都有興趣: 回覆同事查詢: 「問:經紀可唔可以自己買? 答:絕對無問題,不過只能2飛,夫婦4飛,明天才入飛,各區已瘋狂。」 多個短訊標榜的都是最低價單位: 「193呎,3,047,000元起,折實2,692,000元,呎價13,948元起。 273呎,定價4,088,000元,折實3,612,000元,折實呎價13,230元起。」 爭取入票還有獎金: 「自來本票,客人入數,客人碌卡全數,每客100元獎金(跟ID)。」 賣點: 「同區如用300萬元,只可買30年樓。」 總價效應 典型演繹 又一次總價效應的典型演繹,2013年,本欄提到市場出現變化,細價細樓當道,細樓代表的當然是小面積單位,開放式、一房等等單位受追捧,細價當然不一定代表呎價較便宜,細價反而是因應小面積,即使呎價是貼近、甚至高於市價,由於面積細小,「乘」出來的每單位價格仍然屬普遍買家可負擔的水平,因此受到市場歡迎。 2013年文章提到,(當時)近數月持續有承接力的新盤反而是新界300萬元、400萬餘元,原因是準買家的心態變成不着重呎價(或者是較少考慮),優先考慮的是樓價總價,只要總價處於可負擔水平,大約是400萬元以下,又可以買到全新兩房單位,買家的入市態度積極,顧慮等亦較少。 這種取態到今年(指2013年)2月底雙倍印花稅推出進一步強化,因為獨剩下首次置業面對最小難度,換樓客買入物業,要面對半年內出售物業才能取回一半印花稅的問題,對入市構成阻礙。 家居空間 要求變小 去年底文章又提到,細價樓、細單位受捧,唐榮還想到一些社會趨勢改變的原因: 社會更多單身貴族;年輕夫婦更多選擇不生育;裝修傢俬改善,有更多小空間大改造方法;就近親人居住,毋須煮食,「飯廳」概念消失、小型開放式廚房可接受;潮流簡約環保,家庭雜物減少;浴缸浪費水資源,小浴室企缸更適合;無紙化、電子化、少買書,毋須空間擺放書籍,又一個空間——「書房」概念消失。 工廈的迷你倉有助減少家居空間的需求;工時長,多出外用膳,家居功能變成睡眠休息的地方,更偏向「酒店化」;屋苑有會所等設施可招呼朋友,家居空間要求可更小。 一房新盤 早着先機 一年下來,趨勢沒變,樓價高企下,可負擔的樓價不變,只能選取更小型的單位。新盤的優勢是早看到這種趨勢,圖則設計上已作配合,集中不足200平方呎的開放式、又或200多平方呎的一房,針對同區二手來說,或者沒有相同的面積競爭,結果一手二手即使相同呎價,甚至稍低一點,二手的總價亦會較一手高。 又或者有相同面積,一個是全新樓、另一個是有一定樓齡的二手單位,即使面積不同,準買家又會作何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