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六月 17, 2024 星期一 間有陽光 幾陣驟雨 31° 79%

分析員倡「劏細」地皮 降流標風險

2014-07-30    明報
【明報專訊】觀塘市中心第2、3期發展區屬市建局歷來最大重建項目,「入場費」高達80億元,入場門檻極高,推出招標時已不被市場看好,而發展商最終入標反應亦冷淡,並以流標收場。有學者、分析員建議把項目拆細招標,藉此降低入場門檻,吸引更多中小型發展商參與競投,同時修改部分條款,如發展模式及建築期限,減低發展風險以防再度流標。 事實上,為增加項目吸引力,市建局早已着手改善招標條款,例如分紅比例可由發展商自行釐定, 當局亦會出資18億元,興建多層平台等社區及商舖配套設施,惟項目最終難逃流標命運。 之前曾表示項目有機會流標的Bricks & Mortar主席兼總裁王震宇認為,觀塘市中心第2、3期發展區規模極龐大,涉及投資金額和風險相對較高,間接把中小型發展商趕離場;他建議,市建局適宜把項目拆細再招標,既可以降低入場門檻,又可吸引更多發展商參與。 潘永祥﹕市建局應修改條款 城市大學建築科技學部高級講師潘永祥指出,項目流標原因眾多,單靠改善分紅制度未必能完全解決問題,市建局應積極與發展商研究,修改部分條款,才能避免再流標風險;潘建議市建局可延長建築期限,讓發展商有更多時間作前期準備及規劃,減低投資風險。另市建局亦可與發展商商討,調整項目發展模式,例如優先發展商場,為未來住宅項目奠定優勢,以減低流標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