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六月 17, 2024 星期一 間有陽光 幾陣驟雨 29° 82%

「四大寇」陳少白買入 供同盟會開會

2014-07-30    明報
【明報專訊】逾百年前同盟會借助香港已被割讓、不受清朝廷管轄的優勢,在港積極策動革命,不過,當年不少同盟會舊址已被清拆,面目全非,如陳少白籌辦的《中國日報》士丹利街館址等,碩果僅存的同盟會建築只餘屯門青山的紅樓。長春社指出,牛池灣聖若瑟安老院作為革命基地,是清末革命家、有「四大寇」之一稱號的陳少白,為協助孫中山兄長孫眉在港定居,購入農地建屋而成,並作同盟會的開會地點。 國父兄定居 農場縫製青天白日旗 牛池灣聖若瑟安老院前身是一所別墅,可追溯至1906年「粵路風潮」。當年陳少白協助港商陳賡虞興建粵漢鐵路,獲得9000元酬金,於1908年購入牛池灣一幅土地,適逢孫中山兄長孫眉從夏威夷來港,故陳少白買下土地,開設農場作同盟會基地。資料顯示,1909年同盟會準備策動革命,孫眉於農場縫製青天白日旗供行動使用。 長春社高級公共事務經理李少文引述土地買賣資料,顯示陳少白於1910年獲港府批准,把其中一幅約2600平方呎的農地改劃為住宅用途,再核對土地的地段資料,認為現存的陳賡虞別墅(聖若瑟安老院),為陳少白興建。 賣予陳賡虞 教會購地作安老院 孫眉於1910年被港府驅逐出境,陳少白於該地皮興建別墅,後於1916年把別墅連農場賣給港商陳賡虞。陳氏於1917年申請把整幅土地轉為3幅住宅用地及一幅花園用地。由於陳氏是梅溪人,因此他的別墅園林又名「小梅村」。 陳賡虞死後,法國修會安貧小姊妹會於1926年購入土地,興辦聖若瑟安老院,1996年教會又與九龍建業換地,在上水興建新的安老院,發展商則申請發展牛池灣舊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