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十二月 26, 2024 星期四 多雲 21° 70% 黃色火災危險警告

「招標式」售樓為何廣泛被應用?

 
     
日前地產建設商會(下稱“地建會”)對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就招標出售一手物業,有個別發展商招標方式不理想的批評作出了回應,地建會分別有以下三項回應,分別一為買家提供之所有優惠計劃,均上載至發展項目網站,並交予一手住宅物業銷售監管局、二成交金額及買家優惠計劃,會及時在成交紀錄册更新、三非豪宅項目首次將以公開發售形式進行,並公報價單,數目不少於20%。 究竟以上回應可否令公眾滿意,筆者相信可以暫時緩解一些社會的憂慮,但要知道社會對售樓資訊透明化有一定要求,亦是大勢所趨。而筆者一直提倡資訊透明化,希望置業者在置業期間能夠掌握完善的資訊而獲益。 要深入了解今次事件之前,首先我們需要了解招標售樓這模式,除抽籤方法外,招標一直是發展商應用的售樓方法之一,至於在發售新盤時,發展商會選擇用招標還是抽籤形式售樓,發展商仍未達一致共識。但為何一直沿用招標售樓的方式,突然成為廣泛關注的題目,原因是3月份至今的一手成交經由招標形式售出的個案突然大幅增多逾1,000宗,按月上升4倍。 我們要了解為何發展商近幾個月會較多選擇招標形式售樓,可能有人會覺得籍「招標式」售樓,發展商會單方面獲益,他們可以不完全公開樓價等資訊、加上選購時需要利用入標的方式,可以營造機不可失的氣氛,招標形式更可省卻抽籤以星期計的程序時間,變相加快成交,所以發展商較樂意採用此方法。但筆者一向不喜歡以陰謀論的方式看事情,並不認同以上看法,更覺得如果合理地運用招標的方式售樓消費者也會獲益,而且如果只是發展商單方面獲益,買家可轉投其他以抽籤形式發售的樓盤,不會形成一種趨勢。我們要知道過往用「抽籤式」售樓也得到很好的銷售結果,例如海之戀、維港頌、凱旋、凱匯等。 抽籤形式開售 容易形成資源錯配現象 反而,在招標遠超抽籤的成交數字,可能說明前者較受市場歡迎,但原因何在呢?過往多年,往往以抽籤形式開售,發展商都希望製造一個高入票量的成績,營造氣氛佳的感覺,但避免不到個別客人為求抽籤成功,會出現「一客多票」、「 全家總動員入票」、「上輪票不斷重用」等做法,但容易形成資源錯配現象,有心購買的可能多次抽得後籌,甚至要經過大排長龍最後才知道「落選」,又或者「個人買家」不及「大手客」優先,令有心者多次失落,真正想買單位的買不到。 因為抽籤售樓的程序一般會為期一至兩星期,加上要抽得前籌才能增加購得理想單位的機會,買家可能要經過多輪抽籤才能成功,所以會用上很長時間,一般買家一個月內只能選擇入票一至兩個樓盤。還要考慮在未能成功選購單位時,本票要經過指定的工作天才能退還,因此資金將會被凍結,遇到其他更心儀的新樓盤時可能更要被迫放棄。以上說明抽籤常面對的問題。因此招標可以彌補時間長及「水份票」的問題。 當然市場有聲音批評有個別招標不理想,例如發展商限定幾小時內旋即「入標」及在售樓開始至售罄途中,沒有正式公佈價單,最終單位全數以招標形式售出,雖然只是個別案例,但筆者認為確實有不妥善之處,需要作出改善。今次地建會主動迅速作出回應,檢定不足之處的地方,並作出改善,這是好的方向。 相信「招標式」售樓在市場有一定需求,筆者覺得相關部門應該作全方位了解,並由發展商繼續將招標形式優化,增強透明度,能夠有較好、較完善的售樓制度才是市民大眾之福。
(文章內容純屬作家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頁立場)
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