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十二月 28, 2024 星期六 短暫陽光 陽光充沛 15° 45% 強烈季候風信號 紅色火災危險警告

內地生產 香港找數

 
     
2018/11/13 湯文亮
近期有幾名老友不約而同將內地工廠關閉,甚至退休回港,我多口問他們是否受到中美戰略戰影響,他們又不約而同話如果其他人問,他們的回答是「是的」,但其實就算沒有中美貿易戰,他們亦會結業,不過就困難得多。 在內地,廠商開設的工廠,如果按正常程序結業,是要付很多賠償,但今次中美貿易戰是屬於不可抗力,賠償是可以商議的,廠商結業的原因,就是生意根本無得做,同樣的產品,單價竟然會比25年前還要低,但成本就不知高了多少倍,根本是做一件,蝕一件,結業反而是最好的選擇。 港廠商急流勇退保實力 有人會很奇怪,美國買家畀這個價錢,一定會有人做,的確沒有錯,但有一些風險。其實,現在有不少為美國生產的廠商已經從以往的港商變成現在的內地民企,關鍵是那些民企在多年前因為買入不少土地以及房產,可以利用那些已經升值以十倍數計的資產在國內舉債,將所得用來支持工廠運作,就算蝕本他們都會做,不過,就是要在香港收錢,這亦是香港樓價高企的原因之一,美國人所享用的中國商品其實是受到中國政府補貼。 「香港收錢」推高港樓價 特朗普可能想不到這個理由,在中美貿易戰之後,這個舉債方法已經不可行,國內廠商的成本大增,倘若再增加關稅,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價錢會大幅增加到美國人負擔不起的價錢,如果不可以內地生產,香港找數,內地民企亦是沒興趣為美國生產,雖然特朗普話可以轉到其他國家生產,老實說,講就容易,做就困難,如果可以,當年尼克遜就不會紆尊降貴到紅色中國。在香港,不少廠商趁中美貿易戰急流勇退,保存實力,伺機重返戰場,就算不再重返戰場,直接退休也不錯。
(文章內容純屬作家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頁立場)
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