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6
鄺子傑師傅
2024年12月31號進入臘月,以下為大家分享一些臘月的民俗與禁忌。
一歲之末為「臘」。
“臘者,接也”,寓新舊交替;“臘者同獵”,指田獵獲取禽獸以祭祖祭神;“臘者,逐疫迎春”。臘月民俗先從喝臘八粥開始,然後人們要掃房、請香、祭爐、寫春聯、辦年貨,直到除夕夜。
過了臘月就是年
俗話說“過了臘月就是年”,臨近年底,家家戶戶都在籌備張羅著過年的事宜,“臘七臘八,凍掉下巴”,臘月也步入了一年中最冷的時候。
俗話說“過了臘月就是年”,臨近年底,家家戶戶都在籌備張羅著過年的事宜,“臘七臘八,凍掉下巴”,臘月也步入了一年中最冷的時候。
何為「臘」?就是說這是一個祭祀神靈的月份。而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就是「到了臘月,眾多神靈將陸續下界,享受人間的祭拜」。
例如從臘月初一開始,就有「跳灶王」的習俗,一直持續到臘月二十三送灶王爺上天達到頂點。
到了臘月,民間還有一種說法即“折個棍都有神”,也就是說臘月裡,眾多神仙都會下界巡視,所以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謹慎小心才行。
自古在國人的神仙信仰裡,從天地日月的星辰崇拜,風雨雷電的自然崇拜,到山川河流以及花草樹木皆被認定有相對應的神靈。
神職生活中的萬物也都有相關的神。知道了這個現象,就可以很好的了解「折根棍都有神」的說法依據了。
關於眾神歸位,對臘月來說,就是指「眾神下界,享受人間的煙火供奉」。更確切的說,指「眾神下界,各司其職,查檢人間善惡,定吉兇」。
中國的道教神仙文化包羅萬象,進入臘月,真正祭拜的除了那些熟悉的神仙,還有與我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民間「俗事神」。
過年期間這將達到一個熱度,直到除夕眾神全都歸位達到頂峰。
所謂“俗事神”,並不是說他們的位階不高,而是他們關係到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是離老百姓生活最親近的神仙。他們的執掌範圍,也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碰到的地方。
故而,臘月裡如果祭祀好了他們,來年生活將會順風順水。
俗事神
這些「俗事神」大體包括門神、開路神、顯道神、橋頭神、井神、路神、河神、城隍爺。還有許多的家神、床神、廁所、宅神、灶王爺等等。
當然還有道教信眾比較熟悉的如財神爺、水神、火神、南斗北斗眾星君,以及五嶽大帝、北極四聖、玉皇大帝等。
臘月裡,一定要謹慎行、積福積善,舉頭三尺仙家神明皆歸位,言行做事切莫不當犯忌諱;即將過年,言行有度誠心誠意,天地三界十方萬靈共歡喜。
當然還有道教信眾比較熟悉的如財神爺、水神、火神、南斗北斗眾星君,以及五嶽大帝、北極四聖、玉皇大帝等。
臘月裡,一定要謹慎行、積福積善,舉頭三尺仙家神明皆歸位,言行做事切莫不當犯忌諱;即將過年,言行有度誠心誠意,天地三界十方萬靈共歡喜。
除了說到這些習俗,過年也是有不少的禁忌,都注意看看,可別不留神犯了。
1、寧吃過頭飯,不說頭話
俗語說:「大年三十死了驢,不好也得說好」。祭祀之月,最忌諱的是嘴巴不吉利。
說話中不允許帶死,餓,累,傻,等字眼,要多說平安、福氣的好詞。
說話中不允許帶死,餓,累,傻,等字眼,要多說平安、福氣的好詞。
年三十煮餃子,煮碎了不能說碎了,破了,得樂呵呵地說:「賺了」。打破碗碟,要趕緊說「歲歲平安」。各路神仙全都在家,多說吉利話,沒準能一語成謔。
2、家和萬事興,臘月千萬別吵架
古人說:臘月別吵架,一吵吵三年。
家和萬事興,兩口子如果在臘月都收不住口,將來的日子一定不會好過。
3、臘月忌搬家動土
祭祀之月,供奉各路神仙。
(文章內容純屬作家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頁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