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0
潘達恒
自2018年3月起,美國總統特朗普揭開貿易戰戰幕,對市場有幾大影響?傷害性有幾大?筆者認為要視乎貿易戰持續多久,分別有兩個走向「短期性」及「長期性」。
前者,只是影響到美國中期選舉後便結束,中途出現的影響是美國對中國加徵關稅,部分產品高至25%,大陸的應對是將人民幣貶值,由1月至今人民幣兌換美元,已貶值近9%,目的是使出口物價降低,令出口貨物具競爭力,抵銷關稅的影響力。但人民幣處於弱勢,會有資金流走的憂慮,股市有機會進一步轉弱,國內的融資途徑亦會出現困難,例如小米(1810)轉往香港上市可見一斑。因為資金短缺,中港兩地的樓市也會有一定壓力, 加上「一手辣招」等措施慢慢具體落實下,發展商的一手定價估計不會太進取,會採取「先求量,再求價」的策略。
後者,則是中期選舉後貿易戰仍然持續,沒有結束的時間表。這樣發展下去,影響就會相對加劇,可能會出現「結構性」的改變, 國內的工業可能會加速遷移,銀根進一步收窄, 會嚴重影響資金鏈, 可能對物業市場造成衝擊。
但筆者估計,今次貿易戰是姿態大於實質,原因是美方今次是以「多國式」的方式迎戰,國家涉及中國、歐洲、土耳其、伊朗、 墨西哥等,感覺是討好過往投票的支持者,希望爭取連任。要知道現在的世界商業貿易關係是互相牽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若同一時間與多個國家開戰,會令美國剛復甦的經濟造成衝擊,令國內通脹加劇,物價上升,最終影響民生。亦令美國的大企業,營業額出現下降風險,例如蘋果公司選擇於廉價地方生產iphone,賺取高利潤,若這種貿易生態改變,最終也會損害美國利益。貿易戰在世界性的復甦氣氛當中,不可能同一時間與多國展開貿易戰,只宜短期,不宜長遠, 否則經濟亦會受損。
筆者估計到大選結束後, 市場會慢慢恢復過來,短期樓價可能借勢調整,整固後會再一次突破,但升幅會放緩。在這期間準買家,應先計算清楚自身的財政能力,做好風險管理,如果能力充足,可視為低吸的機會,
在選擇物業時留意,可考慮二手市場,價錢不與發展商定價重疊的物業(例如600萬以內),在市場有一定需求的上車物業。二手單位的好處,一般間隔較符合換樓需要(一手著重空間感,房少廳大,二手反之) 、配套完善、地點近市中心、已有租務市場的支持等因素,深受用家歡迎。若買家想增添議價成功的機會,可尋找較急切出售的業主,爭取好價錢的機會自然高。
假若二手單位與一手定價接近,可優先考慮選購一手,因為發展商會有更彈性的優惠,例如特長3年成交等,較適合換樓及短期資金不足者。
凡事兩面睇,貿易戰的出現「 危中有機」,大家小心留意市場情況,為置業換樓作好準備。
(文章內容純屬作家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頁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