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22
鄺子傑師傅
1) 初七人日
春節雖然是一個整體性的習俗,但是每天的慶祝內容卻不相同。從初一到初七,分別是雞日、犬日、豬日、羊日、牛日、馬日和人日。傳說女媧先用六天造出了雞、狗、豬、羊、牛、馬,積累了經驗後在第七天才造出了人。所以,初七又叫“人日”。
2) 春節不只中國有
世界上除了中國之外,還有很多國家將農曆新年列為法定假期,分別是:韓國、朝鮮、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模裡西斯、緬甸、汶萊。另外,以前的日本也過農曆新年,但明治維新後廢除了農曆,節日也直接搬至陽曆。
3) 壓歲錢其實不是“錢”
壓歲錢其實不是“錢”,而是鑄成錢幣形狀的辟邪品。傳說古時候有一種身黑手白的小妖,名字叫“祟”,每年除夕夜裡出來害人,壓祟錢就是專門用來嚇走這貨的。
4) “福”字倒貼有講究
大門上的“福”字不能倒貼,在民俗傳統中,水缸、垃圾箱和櫃子才要倒貼福字。為了避諱在倒水和倒垃圾時把家裡的福氣倒走,便在這兩處倒貼福字,巧用“福至”來抵消“福去”。
5) 最早的爆竹真的是竹子
關於爆竹的最早可靠記載見於南朝梁代宗懍《荊楚歲時記》:“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謂之端月。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惡鬼。”當時的爆竹是把竹子放在火裡燒,因竹子焚燒發出“劈劈叭叭”的響聲,故稱爆竹。而新年起床第一件事也是爆竹。
以後火藥出現,人們將硝石、硫磺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內燃燒,產生了“爆仗”。到了宋代,漢族民間開始普遍用紙筒和麻莖裹火藥編成串做成“編炮”(即鞭炮)。
6) 正月不理髮
“正月不理髮”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中認為春天應該讓頭髮散開自由生長,而不該剪斷,診察發爪可以斷重病、決生死,但“剃頭死舅舅”的說法純屬無稽之談啦。
7) 拜年抱拳有學問
男子拜年抱拳要“左抱右”,中國傳統習慣尚左貶右,所以抱拳時要用左手包右手,此謂“吉拜”;如果右手包左手,則稱為“哀拳”,是向別人報喪或求饒時使用的手勢。女性抱拳則相反。
8) 變生肖從春節還是立春開始?
中國人算生肖,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自北宋起,就以春節來界定的:大年夜十二點以後出生的寶寶,都應該算新屬相。另一種是始于商周時代,以立春界定新屬相,此種用的人少,只用在部分命理學與吉凶預測的場合。
(文章內容純屬作家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頁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