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5
鄺子傑師傅
魯迅先生曾說:「中國根柢全在道教」。道教作為土生土長的本土宗教,在華夏大地上已經存在了 1800 餘年的歷史了。
道教秉承中華傳統文化,沿襲了方仙道、黃老道等道家思想發展而來。道教與其它宗教不同的地方在於,道教追求的是長生久視,它認為人通過修行可以得道成仙。
同時「仙道貴生,無量度人」是道教的基本教義,濟世度人也是每一位修道者的責任和修行的方式。
正所謂「甘露不潤無根草,大道不渡無緣人」,道教認為這四種人與道最有緣,其中有你嗎?
一、心懷慈悲之人
信奉道教的人,見面問候語一般都會說「慈悲」,「慈」就是慈善,以此來勸人向善;而「悲」則是憐憫,告誡眾人要有同情心。因此,心懷慈悲之人也就是行善積德和富有同情心的人。
道教勸善書《太上感應篇》告訴我們:「欲求天仙者,當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當立三百善。」
修行者做了一定數量的善事便可以得道成仙,道教以此來表達,慈悲之心是行善的根基,而行善的目的,在於對弱小群體的憐憫,對需要幫助的人施以援手。
《老子想爾注》有雲:「道設生以賞善,設死以威惡。行善,道隨之;行惡,害隨之也」。吉凶禍福和生死都是隨人行善惡行為來報應的。
如果心懷慈悲,積德行善,那便是與道有緣,大道也會跟隨著你;如果作惡,便是與道無緣,災禍也會找上門的。
二、清靜無為之人
道教典籍《清靜經》有雲:「人心好靜,而欲牽之。人神好清,而心擾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
處在現代社會中的人們,會被名利、功名等各種欲望所牽絆,從而靜不下心來。生活中的妄心、貪求、煩惱等等,使得身心疲憊,一直沉浸在其中,與道無緣。
對於修行來說,有一道無形的門立在那裡,門外是充滿誘惑的紅塵,門內是清靜無為的玄門,只有邁入這道門,遠離紅塵,保持清靜無為之心,才能證道成真。人只有無為才能明確自己的志向,只有清靜才能把事情做得深遠。
《重陽立教十五論》有雲:「凡人修道先須依此一十二個字:斷酒色財氣,攀援愛念,憂愁思慮。」世俗的七情五欲是修行路上的障礙,只有除掉它們,保持清靜無為之心才能證道成真。
三、善待父母之人
修行的最終目的是可以得道成仙,而道教的高道卻在告訴我們:「欲學仙道之長生,必先修人道之孝行,人道未了,仙道難全」。即便是修道成仙,也要把人間的孝道放在第一位。
百善孝為先,父母的恩情比山重,比海深,世上沒有不孝順父母的道人,天上沒有不敬老愛老的神仙。不孝莫入道,無情莫修法。不善待自己的父母,何談去善待傳道受業的師父,何談去善待芸芸眾生?
四、心存敬畏之人
一個人如果對生命、對自然萬物、對一切沒有了敬畏之心,那麼將會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孔聖人曾說道:「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常懷敬畏之心,才能成為一位品行高尚的君子,敬畏天命,便是有了人生的規劃和行事準則。對於道教來說,人不但是對天地的敬畏,同時也是對善惡承負的敬畏。
正所謂:「萬事勸人休瞞昧,舉頭三尺有神明」。不管做什麼事情都不能昧著良心,同時也要心存敬畏,因為每個人的頭上都有神明在看著你呢,如果心生邪念做了惡事,終將受到懲罰。
道教重視承負因果,首重孝道,主張清靜無為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不喜偽善行為!
(文章內容純屬作家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頁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