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個屋苑出現「創新高」的現象,業主議價空間也出現收窄,甚至部分更出現反價,這樣代表早前未能入市的買家,已經錯過早前低位入市的好機會。
雖然入市意欲正在上升,但在疫情還未消退的情況下,在這種兩極化的局面,我們應該怎樣部署,應該追入?還是再等機會才出擊?
有網友回覆,在月前運用筆者的疫市入市策略,尋找可議價的單位及根據筆者建議,在上年5月高位計,有7至10%下調幅度,可部署入市,最終購得心儀單位。
未能入市的買家,上文筆者已提過不要高追入市,因高追風險也相當高。
而筆者也了解過部分近期高追入市的買家,他們簡單將今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情況類比為03年沙士非典型肺炎。
筆者覺得兩者不能簡單類比,甚至有所不同,若抱過往經驗,疫情完結後樓價將出現反彈的心態而入市,這有可能會出現偏差。
我們簡單比較兩次疫情的分別:
一,沙士影響時間短
沙士發生的時間約5個月,由2月開始至6月左右完結;今次疫情由1月開始至今,雖然已有多天出現零確診,但仍然間斷地出現輸入個案。至現時為止,全球確診數目仍在上升,確診宗數超過500萬,要全球完全受控恐怕要到今年第4季。但筆者相信香港會是首批回復正常的城市之一,之前筆者估計香港6月將會回復大部分正常。
二,創業成本及機遇有所不同
03年沙士的樓市指數為低位,原因是樓市經歷97年連續多年跌市,累跌近60%,樓市指數為31.77,屬歷史最低;但今天樓價仍然處於高位,亦不會像當年03沙士後國內推動自由行對經濟起刺激作用,帶動旅遊業、零售業,令市況復甦。昂貴的租金也是兩者重大分別之一,過高的成本令有志創業者卻步,創業值博率較從前低。
三,受損程度有所不同
03年沙士及今天的失業率都是嚴重,分別8.5%及5.2%,可見沙士時失業率略為嚴重。但外圍方面,從前國內經濟未有今天出現下行的情況,中國最新第一季GDP為-6.8%。雖然政府可以推動復工,但產量始終要視乎外國的需求。外國失業率方面,例如美國,新申領失業率累計近4,000萬人,佔全美勞動力總數的1/4,數字仍然嚴重,公司更出現倒閉潮,這樣將會拖累消費,對購買外國產品意欲減低。
大家可以見到,外部的助力基本上喪失,這樣很難帶動香港經濟即時復甦,所以入市時須衡量自身的財務狀況及負擔能力。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eMakpibgopEsizbn1L1Ig
(文章內容純屬作家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頁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