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十一月 22, 2024 星期五 大致多雲 19° 78%

辣招不公平 民怨累積增

 
     
2019/09/25 李峻銘
本欄上周談到特首應該在施政報告時大力開拓農地建公屋,增加「麵粉」的供應才能增加「麵包」的供應,這些都在供應面的工作。 同一時間,林鄭政府也要調節控制需求措施的政策,坊間俗稱這些叫「辣招」,其目的本來是壓抑需求,尤其是炒家及投資需求,藉此騰出更多樓宇給用家購買,原意是好的。但在措施的細節上出了問題,令「辣招」效用大減之餘,更令市民感到不公平、更無奈。 置業夢跟自己的距離愈來愈遠,民憤更加累積。漏洞之一是首置身份。只要個人名義沒有物業便成立,形成不少富豪藉有限公司擁有大量物業,也成為首置身份買樓,獲得稅務寬減。漏洞之二,首置身份可以循環再用,賣出物業後、再買新的物業,又是首置身份。令市民的不公平感,自然而生。 漏洞之三,有物業者可藉近親交易避稅。連大明星也利用父親的首置身份先買入,再轉讓給自己。這些漏洞必須立即堵塞。 另外一個漏洞,就是銀行貸款的限制令首置客首期大增。現可以利用按揭保險借多兩成首期,但保費非常昂貴。買 600 萬元物業,借 120 萬元首期。保費約在 18萬元左右,佔借款的 15 %,令人咋舌。而且按揭保險只限 600 萬元以下物業,令細單位需求大增而狂升。首期不足唯有靠父幹,令沒有資產的家庭、沒有能力協助子女,心中的惱火又只會有增無減。 筆者建議首置身份,應該一生只有一次。由於每人只有一次,政府也不妨大膽將優惠加碼,例如厘印費全免,免息貸款最多 150 萬元、或樓價兩成,直接協助真正上車客。另外,將 1,000 萬元以下物業銀行按揭提升至七成,令換樓市場重新起動,釋放更多細單位在市場放售。 辣招已經實行十年,效用少而副作用多。更要命的是令大眾感覺不公平。有錢人可以避稅、可以有父幹。無錢的人一世都無機會,結果唯有透過「攬炒」發洩。撒招不是時候,但全面檢討,動大手術是必須的,否則民怨難清。
(文章內容純屬作家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頁立場)
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