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五月 8, 2024 星期三 多雲 25° 85%

中美貿易談判不穩樓市會否高處不勝寒

 
     
2019/05/08 潘達恒
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日發文指周五將對2,000億中國貨品的關稅加徵至25%,令市場的情緒由樂觀轉往悲觀,恒指周一更單日急跌最多1,100點,有讀者更想知識近日樓市的升勢能否持續。但一直留意本欄的讀者都知道筆者曾多次分析中美貿易戰,分析的內容也一一兌現,例如上年剛出現貿易戰時,筆者分析中美貿易爭拗的議題會隨著美國大選後慢慢舒緩,大家也可以看到近期大市無論股市、樓市也受惠這段貿易談判途中回暖的「和風期」,港股、美股更一度創出高位。另外,一個筆者早前的分析是中美貿易談判最終會較大機會取得成功,這個需未兌現,但筆者依然保持相同見解,原因可以簡單分析為以下幾點: (1)有談判結果比無談判結果好: 留意到美國在貿易戰上,同時對多個國家開出多個戰場,結果有勝有負,例如在墨西哥及加拿大貿易談判上,均取得較好的結果;但在歐盟與中國的談判上,前者歐盟因為包含不同的國家,而不同的國家分別要面對不同經濟結構、實力、產業的問題,故此難有一致的共識,加上她們正受到英國脫歐的困擾,美國未必能取得較好的貿易談判結果。相反後者,中美的分歧雖然嚴重,例如美國對中國未盡力保護知識產權、外貿出現赤字、擁有5G領導地位等議題上短期難達到一致共識,但兩國在貿易利益分配上會較易找到平衡點,亦即美國可以在談判上爭取到實質的利益,這樣對人民有一定交代,對政職加分也有幫助。 (2)鄰國不易組成聯盟聯手孤立中國: 美國有孤立中國的想法,大家在上年科技爭拗上可見一斑,但「想法易,行動難」,就以歐盟為例,她們是一個大型的經濟體,國與國的經濟等因素不同,亦正受技術轉型及經濟走下坡困擾,在美國要求中國加大貿易額時,例如美國要求中國輸入更多農作物,中國若同意加大從美國進口貨物時,正正是對美國以外其他國家產品進口需求的減少,對其他國家長遠的經濟有一定影響。故美國要求歐盟群起孤立中國時,得不到她們的一致性配合,我們可以看到這端倪。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形勢不能單獨看一面 (3) 中美公司的收益互相依靠、互相重疊: 雖然貿易戰的出現,會制造一定的不穩定性,有生產商可能會有中國遷往外地,但隨著中國由世界工廠慢慢晉升為內需消費國,在產業上已出現某程度的升級,某些較下游後的產業,因工資等成本不斷上漲,產業基本上已經有撤走的需要,所以只要有規律、有秩序的生產線遷移,也是產業升級的一個過程,故此部分公司遷移並非完全是一個負面現象。但當然生產商遇到過多不穩定性時,政府也是需要留意的。話說回來,我們留意到美國大型企業的收入來源或多或少已經依賴正在冒起的中國市場,例如蘋果公司,因為晶片事件的糾紛,間接影響公司手機在華的銷路,成為中美貿易戰的受害者。當美國企業在中國市場局勢不穩時,就會失去故有的訂單,企業的業績就會直接受到衝擊,所以國與國、企業與企業已經是一個互相扣連的關係。 我們不能單獨看一面,要多角度思考,理想與實質操作很多時是未必能夠一致的。筆者相信市場會借勢回一回氣,估計市場未至於出現逆轉,由升轉跌,但會出現牛皮的局面並維持一段時間,然後累積足夠購買力後才會發力再上。這個冷靜期正是一個好的機會,對早前捕捉不到機會的買家,尋找較合適單位、較合適價錢的一個好機會。
(文章內容純屬作家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頁立場)
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