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報道)據稅務局最新數據顯示,上月涉及從價印花稅的成交僅約2511宗,較去年12月的4283宗大跌逾四成;惟數字顯示,BSD的數字卻止跌回升,顯示港外買家入市數量上升。 1月涉及從價...
【明報專訊】踏入2017年,市場上有多個新盤部署推售之際,地產代理監管局(地監局)主席梁永祥稱,局方將與發展商加強聯繫,特別是就發展商提供的置業優惠及回贈,局方認為有關詳細內容需要表達清楚,以免引起誤...
【明報專訊】港府去年11月突擊為樓市「加辣」後,雖然令去年底地產市場氣氛受一定影響,但據稅務局提供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月錄得涉及3款辣稅的成交宗數,普遍錄得上升勢頭;當中1月涉買家印花稅(BSD)的成...
施政報告提出發展郊野公園,測量師學會將成立小組研究。學會會長何國鈞稱,將向政府提交建議書,包括選址及成本等,認同大欖郊野公園個別地點有潛力發展。 何國鈞稱,專責小組將由學會的產業測量組牽頭,並加...
去年11月政府加辣,推出15%住宅印花稅,運輸及房屋局昨在立法會進行首讀及二讀。運房局局長張炳良指,上月入市港人買家中,逾95%屬首置客,成功減少投資需求。 加辣增成本 成功削投資需求 政...
【本報訊】前財政司司長、特首參選人曾俊華提出為全港六成市民提供公營房屋作居所的房屋政綱,被外界質疑地從何來,特首梁振英昨早出席行政會議前亦質疑曾俊華上述建議的可行性,認為即使不再賣地興建私人樓,亦未必...
【明報專訊】曾俊華提出長遠為六成市民提供公營房屋作居所,按政府評估,本港至2046年額外需約100萬個房屋單位,以《長策》6:4公私營比例發展下,到2046年公營單位將達180萬個,按平均住2.7人計...
【明報專訊】特首梁振英及建制派昨不約而同質疑特首參選人曾俊華提出的政綱。曾俊華日前提出長遠為六成市民提供公營房屋,特首梁振英昨出席行會前表示,曾俊華未必能達到目標,反問「是否以後都不再賣地建私人樓?」...
【明報專訊】在過年時,幾個老友敘舊,其中有一個老友同我講,雖然我們做得不錯,但並不算成功,只不過是我們買了些物業,長揸不放,形成今日的局面,任何人有多少運氣都可以做到。 有智慧不如趁勢 葡萄是...
(星島日報報道)特首參選人曾俊華前日公布政綱,當中提及希望長遠做到六成市民住公營房屋,行政長官梁振英昨日質疑此一目標的可行性,認為即使不供應私樓亦難以達到目標,並會推高樓價;全國政協常委、前政務司司長...
政府推出活化工廈政策6年,截至去年底,合共批出多達143份申請,涉及1,798萬平方呎樓面,惟最終已落實改裝的只有約40宗,佔整體比例不足3成。 6年累批143宗 涉1798萬呎樓面 政府...
長遠房屋策略定出十年興建廿八萬個公營房屋單位的目標,但目前覓得的土地僅足以興建廿三萬六千個單位,遠遠落後於目標。多名立法會議員在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上質疑房屋委員會建屋的土地多為「生地」,擔心本已不足...
政府將於本月二十二日發表財政預算案,香港稅務學會引用去年第三季政府收入推算,全年度盈餘或有七百億至八百億元,建議因應今年外圍政經環境不穩定,針對中小企及初創企業等行業,政府應推出措施優化本港產業結構,...
【明報專訊】政府研究開發郊野公園,大欖郊野公園東北角一幅170公頃土地或成選址之一。綠色力量行政總幹事文志森預料,若政府開發該地至少要過3關,該地早年因興建3號幹線曾剔出2公頃土地,反映生態價值不高,...
【明報專訊】政府認為大欖郊野公園近大欖隧道收費亭旁約170公頃地皮可考慮建屋,但必須評估該選址的生態價值再決定。有份參與規劃大欖郊野公園的漁護署前助理署長王福義表示,生態價值只是規劃郊野公園的條件之一...
【明報專訊】市建局去年首於土瓜灣採用小區發展模式重建,其中庇利街/榮光街(即俗稱「環字八街」部分範圍)重建項目碰壁,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昨在網誌透露,多名包括不受重建影響的人向上訴委員團提出上訴,有區...
(星島日報報道)特首選舉提名期臨近,坐擁二十七票的鄉議局昨日與林鄭月娥、葉劉淑儀和曾俊華三名特首參選人會面。會上有鄉紳要求林鄭月娥考慮興建多層丁屋,林太未有即時答應;曾俊華則提出可以「混合發展」方式興...
政府為下個財政年度賣地作準備,市建局剛就大角咀及深水埗兩個項目獲得拆樓紙,料已統一業權,有望下年度推出,合共提供約300伙供應。 市建局今年度推地不多,只有大角咀杉樹街、深水埗九龍道,以及早前才...
公屋輪候冊人數眾多,上樓的等候期時間超逾四年半,基層市民之不滿可想而知;中產人士受資產限制只能寄望買私樓,情況同樣可怕,小家庭要不吃不喝十八年才能置業。房屋問題廣受社會關注,實在不難理解。 梁振...
政府近年積極推動本土高科技工業、「再工業化」,如撥款給科技園公司擴建、在工業邨內興建新工業大樓(智能工廠大廈)等,藉以朝高增值轉型方向發展,推動香港產業多元化和帶動經濟。 其中,政府早前宣布投入...